当前位置: 首页黄海讲坛盐城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
盐城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
浏览:1583    日期:2015-11-17

《黄海讲坛》第244讲:


11月15日下午,盐城市图书馆“黄海讲坛”邀请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傅义春副教授作《盐城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专题讲座。

傅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训诂与历史词汇,先后参编《古汉语常用词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并在《辞书研究》、《汉字文化》等学术期刊和有关学报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主持完成校级课题2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

傅教授在讲座中主要阐述了地名与文化、盐城地名的语言理据、盐城地名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他说,地名的一般构成是专名加通名,如“盐城”的通名是“城”,专名是“盐”。地名蕴含文化,如“阜宁”因地处水陆交通要塞,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故战乱频仍,生活于此的人们祈求生活能物阜民宁,故称“阜宁”;而文化又沉淀于地名中,如扬州的县级市“仪征”,宋代曾在该地铸造四位宋代远祖皇帝的雕像,宋真宗下诏在当地建造一座仪真观,并将此地升为真州,此即“仪真”和“真州”。至清代,因雍正名爱新觉罗·胤禛,故避“禛”讳而改称“仪征”。傅教授在谈到盐城地名的语言理据时指出,盐城位于黄海之滨,地处江淮之间,有两千余年历史。据明代《盐城县志》:“盐城,本汉盐渎县,一俗名曰瓢城。”据乾隆《盐城县志》载:“为民生利,乃城海上,环城皆盐场,故名盐城。”可见,“盐城”的得名缘于该地盛产海盐。这也令其成为迄今为止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直接以盐为名的城市。作为历史的印记,盐城出现了许多与盐业密切相关的地名,主要包括:与煮盐用具有关的地名,主要有“丿”和“灶”,如曹丿、头灶等地名;与贮储海盐及煮盐草料有关的地名,主要有“仓”和“垛”,如东仓、梁垛等地名。

 

傅教授的讲座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读者朋友通过聆听了该讲座,对家乡盐城的地名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盐城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21898号   技术支持:盐城市图书馆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