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决策参考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八大
浏览:1284    日期:2012-11-16

这个秋天注定是一个金色的秋天。

2012年11月14日,北京,中共十八大胜利闭幕。为时一周的十八大三大看点:政治报告、修改党章和领导层换届,每一“点”都引来世人瞩目。

11月8日上午,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八大开幕式上作政治报告,11月14日上午,十八大闭幕会通过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通过中纪委报告决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议草案,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并同意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大会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1月15日,十八大一中全会召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这意味着他们将领航中国十年。

让历史告诉未来,从2002到2012,中国走过不寻常的10年。

10年前的十六大,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上执政前台,人们用“新政”二字,表达对中国未来的期待。10年后,回望来时道路,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每个人都感同身受。

这10年里,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GDP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城市化浪潮席卷内陆的许多个角落,带来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取消农业税、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医改,正在从根本意义上改变着传统的中国乡村;10年里,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信息在网络流动,民意在网络汇集,推动着政府和社会走向透明开放。10年里,SARS、地震等突发灾难,锤炼着中国人的精神,而奥运会和世博会,让世界走近中国,也改变着中国的世界形象。

这10年里,“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政府信息公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晒三公”成为中央和省级部门的“例行”动作。10年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重点课题,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正在厘清,民间社会组织获得了发育空间。中国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决心,一心一意求发展。

科学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十八大报告通篇以改革者、发展者的声音唱响了变革创新的主旋律。报告的十二个部分,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变革创新作为主线将其联系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过去10年,过去5年以及未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人民从事的各项事业,取得的各种成就,以及进行的各类探索创新。

报告尽管只是要点式的,但是坚持了传统,也提出了诸多新概念、新表述、新提法,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的提出,为我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格局指明方向。

我国第二产业一般被认为在“三大产业”中发展相对较好。但是,截至2011年底,我国工业化率仅为39.9%,仍处于工业化率水平低于40%的工业化初期阶段。新型工业化之路,将在上、中、下游工业产业之间,在传统和新兴工业产业之间,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在信息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之间,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发掘真正代表长期增长潜力的新力量。

信息化以智能化工具发展为代表,与工业化紧密相连。我国近年来信息化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但在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份额中,我国产品占比仅为个位数,美国早已超过30%。我国信息化落后主因是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差,在芯片等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尚待全面突破。近年来,物联网等领域快速发展,为“更有技术含量”的增长带来希望。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70%至80%的水平。城镇化在我国并不是新的概念,但未来的城镇化具备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实践证明,城镇化一定要与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国土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文化、教育、医疗等众多社会改革协调推进。我国未来城镇化率水平提高,将伴生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全民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改善、城市发展和规划更为科学、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更为合理。这其中蕴含着我国经济巨大的可持续增长动力。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驱动力,是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必经之路,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一个有机整体。相关政策将进一步向“三农”倾斜,探索粮食优质高产、绿色生态安全发展路径。尤其需要提高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解决“靠天吃饭”、农产品价格波动等问题。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展望新十年,实现“新四化”。这就是我们借助这个信息服务平台,在金色的秋天面向未来的祝福。


点此查看:《中共十八大》

点此下载:《中共十八大》

©盐城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21898号   技术支持:盐城市图书馆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