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活动掠影有声资源分享|红色故事我来讲 第六讲《小萝卜头的故事》
有声资源分享|红色故事我来讲 第六讲《小萝卜头的故事》
浏览:664    日期:2023-10-06

故事内容

1941年寒冬的一天,重庆“白公馆”的监狱押来了两个特殊的犯人,这是一对母子,母亲叫徐林侠,儿子叫宋振中,入狱时还不满9个月。今天的人们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小萝卜头”。白公馆的女牢狭窄矮小、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们,每天只能分到一碗用霉米糠和烂菜帮子煮成的臭水汤。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宋振中变了模样,他细胳膊细腿,皮包着骨头,小小的身躯却顶了个大脑袋,难友们怜爱地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萝卜头”。

一晃多年过去了,眼看着小萝卜头就快六岁,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宋绮云与同牢房的难友们一起商量为“小萝卜头”争取读书的机会 ,可看守特务说,“这里是秘密监狱,任何人绝不允许私自出入”。一口就回绝了 ,他们集体绝食终于争取到了由难友教“小萝卜头”念书识字的机会。于是在监狱里上课的“学校”产生了。

到1948年的新年,“小萝卜头”已经能够背诵和默写三十多首古诗词,在一张香烟盒纸上一份特殊的《挺进报》诞生了。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让特务和看守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小萝卜头”后来在监狱里秘密的做了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在小交通员的作用下,监狱里秘密地办起了《挺进报》,人民解放军胜利的消息,不断鼓励着难友继续斗争。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一家倒在了血泊里,他们被杀害了,就地的掩埋在了小屋里。牺牲时“小萝卜头”甚至不满9岁,距离新中国成立仅24天。

本期红色分享员

大家好!我叫周一帆,来自新河实验小学三(2)班,我今年9岁啦!平时我喜欢下围棋和拼装积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阅读,每天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无限美景,和名人先贤交谈看各地的风土人情。。。。。。我爱读书,并将爱下去,读下去!

©盐城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21898号   技术支持:盐城市图书馆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