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下午,盐城市图书馆“黄海讲坛”邀请从事美学、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文艺学博士、盐城师范学院孔建平教授作《“现代”与<巴黎圣母院>》专题讲座。
美学现代性观念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最初三十年间已经孕育成熟。孔教授在讲座中将理论解析和对《巴黎圣母院》作品的细读结合起来加以阐释,引导大家进一步把握美学现代性的来龙去脉。
孔教授提出,《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在1826年提出“美丑对比”原则之后的第一次小说实践,作品所突出的首先就是现代与伪古典及时尚的对比。作品的人物形象设置,就是围绕这一原则结构的。卡西莫多是现代的,是被市民们选举出来的愚人节国王,是中世纪狂欢节的产物,因此具有原始性、浪漫性、现代性,而受到欢迎。诗人格兰古瓦是伪古典的,其特点是热衷于模仿,创作脱离时代的圣迹剧,因此遭遇嘲讽和戏弄不可避免;卫队长弗比斯则是时尚的,他徒有古希腊太阳神的伟岸外表,内心的性情却如低等动物,其脱离原始性的性质与格兰古瓦无异。他们都丧失了原始性,不知情为何物,全无感恩之心,是残害爱斯梅拉达的罪恶帮凶。而卡西莫多身上,像圣母院一样深藏着人性,被爱斯梅拉达送上的“一滴水”滋润苏醒之后,表现出至美的灵魂。卡西莫多实际上就是浪漫艺术品的象征,其外表的丑陋与内在的美的融合。
孔教授从《巴黎圣母院》里建筑的描写到每一个人物形象的描述,阐释了雨果对于“现代性”的特定理解:“现代”意味着与历史同步,现代性意味着反映当下时代的同时性,艺术亦唯其现代才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