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端午节, 6月13日——16日,盐城市图书馆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与广大读者一同庆佳节、话民俗。
2010年盐城市图书馆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由《飘香的端午》讲座、端午节文化展、端午有奖猜谜、端午文化传承——我来包粽子、免费放映共享工程电影等内容组成。
6月13日,盐城市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济济一堂,180名小读者兴致盎然地听取了盐城市社科联唐冰秘书长主讲的黄海讲坛第72讲《飘香的端午》讲座。唐冰秘书长讲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但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智慧的祖先将这样的日子变成了特殊的弘扬民族精神的节日,端午节是卫生节,美食节,又是体育竞技节。她通过实物、图片向孩子们展示了菖蒲艾叶、虎头鞋、五毒服、香袋、五色丝、各种各样的粽子,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的民俗。她指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传统的节日,是祖先为我们打上的“中国印”。
6月16日端午节那天,为了向读者和市民宣传端午传统文化知识,盐城市图书馆从馆藏的数十万册书籍中收集了大量有关端午来历、屈原传说等方面历史知识的图片和文字,并制作成5块展板和500多条灯谜,在盐城市图书馆一楼大厅供读者观看和竞猜。盐城市图书馆在活动中还为猜中灯谜的观众颁发了奖品。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场面十分热闹,吸引了近500名观众参加。
活动期间,盐城市图书馆从读者和职工家属中挑选出5位大人,分成5个包粽组向读者和观众展示和传授包粽子的技艺,选手们围着米盆呈“一”字形摆开,在观众们的谈笑间,一张张粽叶翻飞,不知不觉中几盆糯米便见底了。他们所包的粽子一个个青翠可爱、清香扑鼻,在场的观众无不拍手叫好,孩子们更是兴奋无比,忍不住一起跟着大人们一板一眼地学起了包粽子。
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公共图书馆,盐城市图书馆几年来立足于自身的文化优势,通过特色活动,使“我们的节日”成为弘扬历史和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让读者朋友们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感受文化内涵,传承民族精神,将传统文化不断发掘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