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黄海讲坛华语文坛日本文化题材“第一书”——中国版《菊与刀》是怎样炼成的?
华语文坛日本文化题材“第一书”——中国版《菊与刀》是怎样炼成的?
浏览:1720    日期:2016-09-23

《黄海讲坛》第301讲:


9月21日下午,著名散文家卞毓方来到盐城师范学院通榆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为文学院的广大师生作《华语文坛日本文化题材“第一书”——中国版<菊与刀>是怎样炼成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是由盐城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盐城市图书馆、南京新华书店、漓江出版社、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联合主办。讲座现场座无虚席,300多名师生聆听了该讲座。

卞毓方,1944年生于江苏,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早年攻读日文,转事国际新闻,长期服务于《经济日报》《人民日报》,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以来致力于散文创作,其散文创作“境界高、视界宽、跨界大、情感深”,是文坛罕见的“大文化”散文,故有“南余(余秋雨)北卞”之美誉。

讲座现场,卞教授首先讲述了他的重量级新书《日本人的“真面目”》创作历程。写日本,卞先生有难分难解的心结。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他就随中国女排赴日本,采访世界杯赛,实地观察文化,此后多次渡海深入,及至退休,自费体验东瀛生活。他对日本,不仅稔熟于心,而且形成了大视阈,深思维,多角度的观测。

卞教授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日本人总是把强者设定为参照系。”日本古代对中国的学习,如醉如痴,深入骨髓。近代明治维新时期,目光锁定欧洲,排除万难,君民同心,深入文明腹底,脱亚入欧,实现华丽转身。日本人的认真精神,对一向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的中国人,未尝不是警示和参照!

卞教授与文学院师生分享他的写作方法。他提出要大处落笔,小心收拾,惜墨如金,言有尽而意无穷。好文章是不受文法文体约束的,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洞见力、创造力,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该讲座的成功举办,告诉现场的青年学子,爱国不是盲目的抵制和仇视,真正的爱国,是能尊重、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文明,哪怕是自己的对手。引导大家重建文明观,从而真正重塑民族自信力。讲座结束后,卞教授还在现场为文学院的师生们签名售书。


©盐城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21898号   技术支持:盐城市图书馆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