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互联网全面进入中国,到今天不过15年,网络文学伴随着它的脚步一路狂奔。当年的BBS为网络文学敲开了大门,从这里开始,痞子蔡、安妮宝贝、宁肯、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慕容雪村、雷立刚、今何在、石康、狗子、燕垒生这些陌生人的名字开始一个个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充斥于大、中、小学校,而网络小说在中小学校蔓延更让人担忧,因为在校园中很多网络小说呈现低俗化趋势,如何指导中小学生正确阅读网络小说,盐城市图书馆于2009年7月12日下午特邀请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孙晓东讲师为中小学生主讲了《校园网络小说低俗化倾向》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盐城“黄海讲坛”第三十一场,也是盐城市图书馆针对网络文献所进行阅读指导的新探索。
孙讲师首先介绍了网络文学产生的背景,指出不少网络小说写手(很多的是中学生)为了迎合青少年青春期某些迷惘、彷徨等特点,加之本身生活阅历肤浅,缺乏责任感,写出来的作品品味较低,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不高,但是由于作品的故事情节往往以青少年的 “爱情”为主线,充满“江湖义气”,容易得到中小学生的青睐。其次,提出对待网络小说的态度是“扬弃”。要以批判、审视的视觉看待网络小说的“精华”与“糟粕”,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一概排斥。
孙讲师对网络小说有独到的研究,其精彩的分析得到听众的赞许,不少学生与家长听后纷纷感慨,市图书馆开办这样的讲座太好了,如果学校也能举办类似的指导讲座,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