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于斌力作《彤史外纪》年初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营造人人读书的社会氛围,4月16日上午,由盐城市作家协会、盐城市图书馆、盐阜大众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徐于斌《彤史外纪》阅读分享会在市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张曙光主持本次分享会。市人大原副主任曹桂英,市委巡察机构一级调研员郑琳,市政协委员联络委原主任顾慧春,盐都区政协副主席张荣銮,市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市政府原秘书长何素成,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洪承志,市女性人才联谊会秘书长吴爱然,市逻辑学会会长、响水县政协原主席裴彦贵,市湖海艺文社副社长、市委党史办原主任茆贵鸣,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盐城师范学院教授陈义海,“书香盐城”形象大使、市作协名誉主席张晓惠,盐都区原副区长武进甲,市级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王淼,市网络作协主席管国颂,盐城印社社长孙环勇,市图书馆馆长黄兴港等出席会议,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盐城中学、市作家协会、市诗词协会、市网络作家协会、盐城印社、市木兰剑社、盐都区图书馆、亭湖区图书馆等单位相关人士和盐城文化界专家共30余人参加了活动。
徐于斌是市内外著名诗人、作家、地方文史专家,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原主任、一级调研员,市诗词协会主席,市湖海艺文社副社长。主编有《湖海诗存》《史海盐踪—盐城海盐文化历史遗存》《遗韵风华》《盐城红色记忆》《永宁寺志》《大洋湾历史文化寻踪》《海红遗编—周梦庄先生逸稿暨年谱》《串场河溯源》《名人与盐城》等地方文史图书近20部。徐于斌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业余创作,有诗词、散文、随笔、论文等数百篇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博览群书》《杂文报》等报刊。《彤史外纪》系从徐于斌历年来公开发表过的文章中遴选出来的70余篇。
读书分享会伊始,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张曙光在致辞中说,《彤史外纪》涵盖书评杂感、诗理方志、考据随笔等,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洋洋大观。徐于斌是思想型的诗人、作家,加之古典文学的底蕴素养,因此其文章文字精粹、见识高迈。张主席还援引曹文轩先生序言《诗与剑》内容说,“(《彤史外纪》)以史家之笔法,开阔之胸襟,纵横捭阖,不落窠臼。”“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流转中,于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思考,如同故乡的雪后腊梅般,临风独立,傲然风骨。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穿越历史的烟云,清醒而执着地探寻人生的真意,珍藏生命的真情。”张主席还介绍了徐于斌在文史和诗词等方面对于盐城文化的贡献。
作者徐于斌和大家分享了成书过程和创作心得。她回顾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借书、买书、读书往事中的一些花絮,以及《彤史外纪》得以问世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等,既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又富有哲理与启发性。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作品内容展开了交流。知名作家、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孙曙认为《彤史外纪》是一部“外省思想书”,坚守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立场,这本书是一部“本心不移、文心如兰、侠心雷震”之作。
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洪承志在讲话中对《彤史外纪》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说,该部文集是作者几十年的心血集合,充分体现了正义与担当的精神,内容辽远且有高度。他还介绍了徐于斌文史研究成果及其在市内外的影响。
《盐阜大众报》副刊部主任周湛军认为该书思深、识高、情真。作者博览群书,好学深思,思想深刻。为文、为人真诚,充分体现了儒家“诚”的精髓。书中既体现了于斌先生铁骨铮铮的风格,又有独立苍茫的诗心。
市图书馆馆长黄兴港认为《彤史外纪》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文字自在洒脱,收放自如,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的出版为图书馆开展各类阅读指导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对弘扬地方文化,完善地方文献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盐城晚报》副主编征跟东说,该部文集字里行间有一种温润的力量,文心如兰,作者思想独立,是立言的楷模。
诗人、市一院纪委原书记于洪蔚认为作者思想深邃,无论对社会对历史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通篇都流淌着对国家、对故土、对亲友的爱,感情浓郁;语言充满诗意,文字优美,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市诗词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淼,诗人、书法家、盐都区原副区长武进甲,市逻辑学会会长、响水县政协原主席裴彦贵,著名诗人姜桦,市木兰剑社社长严静等也对该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大家一致认为《彤史外纪》内容丰富。每一种题材的文章在作者的笔下均晓畅通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失为一本好书。
为了向更多的读者传递文学的魅力,作者徐于斌向盐城市图书馆、盐都区图书馆、亭湖区图书馆赠送了《彤史外纪》,三家图书馆向她颁发了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