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决策参考走读干部
走读干部
浏览:1114    日期:2014-10-16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2014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

“走读干部”一般指家住城里,不深入群众,不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的基层干部,多为县乡两级干部,家住县城以上的城市,本人在县城或者乡镇工作,要么晚出早归,要么周一去单位上班、周五回家过周末。对于这种现象,社会上的议论多是批评性的,认为这些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造成行政成本增加和腐败。

相对于公款吃喝等奢靡之风,“走读干部”问题粗看起来不那么扎眼,也就没有引起部分基层干部的足够重视。但古语有云,“祸患常积于忽微”,“走读”看似小事,实则让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留下了极坏的印象。群众中流传着“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的顺口溜,用戏谑的语气透露出对基层党员干部懒散工作作风的无奈和不满。

本期推出“走读干部”专题,供您决策时参考。其他栏目的文章祈盼引起您的兴趣。


点此查看:《走读干部》

点此下载:《走读干部》

©盐城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21898号   技术支持:盐城市图书馆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