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决策参考日本核危机
日本核危机
浏览:1044    日期:2011-04-01

编者按:今年的头条新闻中充斥着各种耸人听闻的事件——澳大利亚洪水、新西兰地震、北非政变以及利比亚内战。但这些可能性都应该出现在了那些关注未来的人的“屏幕”上,且每种事件的发生都会有一定的规律性。

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至今还让人谈核色变。当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被封在石棺中,成为这个地球上的一个奇异的毒瘤。“切尔诺贝利最后一个反应堆在2000年12月15日正式关闭,但是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福岛呢?日本政府最坏的打算也是封堆,现在情况还不明朗。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地震海啸和大规模核泄漏危机,致使全人类又一次紧绷“核辐射”神经。从俯瞰釜石(Kamaishi)的山上,你可以轻易地看到这座日本海滨城市著名的海啸防波堤。这座3年前才完工的防波堤的深度创纪录地达到了63米,成本达到了匪夷所思的1200亿日元(合15亿美元),花去了30年的时间,但如今它在汹涌而至的海啸面前一触即溃了。

日本核泄漏危机给全球的核安全提出了警示,给环境保护领域提出新课题。根据世界核工业联合会的数据,大地震前,日本共有18个核电站,55个反应堆,承担全国30%左右的电力供应。美国现有104座核电站,发电量占美国供电量的大约20%。其核电规模世界第一,其次是法国,然后是日本。核电站真的安全吗?在全球节能减排的今天,各国各地争着上核电项目势在必行,那么它们的安全系数是不是也水涨船高呢?日本核安全神话破灭,告诉人类,仅仅“建设社会”是不够的。


点此查看:《日本核危机》

点此下载:《日本核危机》

©盐城市图书馆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21898号   技术支持:盐城市图书馆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