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酷暑终于变秋凉,只因转眼是中秋。9月10日,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就要到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时的历法,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日子,后来慢慢演变成为如今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饶有诗意的传统佳节,在这一天,人们祭月、赏月、吃月饼、看桂花,历代文人墨客更是吟诗作赋,留下了多少不朽篇章。
今天,我们换个角度过中秋,低头吃月饼、抬头望明月的同时,别忘了看看小哪吒推荐给小朋友们的绘本,里面讲的故事都与月亮有关。

《月亮姑娘做衣裳》


月亮姑娘挂在天空中,细细的,弯弯的。凉风一吹,她觉得有些冷,于是就请裁缝师傅给她做一件衣裳。裁缝师傅量好了尺寸,让她5天后来取。5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服时发现自己长胖了,衣服根本穿不上。裁缝师傅决定重新再做一件……5天后,月亮姑娘更胖了,衣服还是穿不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月有阴晴圆缺,月亮姑娘穿不上合身新衣的原因找到了。小朋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了解什么是“变化的事物”和“事物的变化”,小故事可以讲清大道理呢。
《迈克斯和月亮》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男孩迈克斯正躺在床上凝望窗外。忽然,一道亮光朝窗户飞来,吓了迈克斯一跳,他发现月亮竟然坐在自己的窗外!月亮的眼神伤心极了。它呀,是来向迈克斯求助的。月亮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呢?迈克斯帮助它了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迈克斯是怎样帮助月亮的吧,小朋友从中一定能够学到什么是善良和宽容,公平和公正,勇敢和高尚。
《猴子捞月亮》


田野的夜晚很美,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有两只小猴子发现水中竟然有个月亮,他们喊来同伴打算把月亮捞起来。左捞右捞,他们真的捞起了“月亮”,可是这个“月亮”却飞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遇到事情时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要盲目地行动,有时候观察比行动更重要,只有善于观察,才能达到目的。
对中国人来说,在中秋节祭月、赏月只是个形式,更重要的是借助中秋佳节实现合家团圆。在团圆的日子里,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不也是一种很好的过节方式吗?

扫码阅读更多电子书
更多资源获取方式
①访问江苏省少儿数字图书馆官网:http://c.jslib.org.cn/static/iweb/page.jsp?page=azy


②关注江苏图书馆公众号点击少儿阅读,选择少儿图书馆,进入哪吒少儿云图书馆微信链接http://c.jslib.org.cn/static/weixin/styd.html
扫码进入江少数字图书馆


